
【花蓮秀林】錐麓古道
錐麓古道,位處花蓮縣秀林鄉立霧溪北岸,為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,早期是太魯閣族各部落間聯繫要道,也是太魯閣國家公園境內惟一的史蹟保存區。古道山徑鑿闢於陡峭山壁之中,山壁幾乎全由大理岩構成,險峻落差之山壁加上立霧溪滾滾溪水,視線在毫無遮掩之下,更能充分感受大斷崖的雄峻峭拔之驚心動魄,是太魯閣峽谷最撼人、最壯麗的景觀。
錐麓古道曾封閉多年,近年來,管理處為配合生態旅遊之推展並兼顧史蹟之保存工作,全程已陸續修復,依入山入園申請之方式,提供山友之進入申請,目前開放全程共計10.3公里。由於該路線環境特殊,須有登山申請承載量管制之措施,目前係比照入園申請之方式請山友依規需申請入山及入園許可,平日60人,例假日增加至96人,若遇有颱風、天災等不可抗力因素,管理處得視情形封閉該路線,該時段已申請之許可證將自動失效,若需進入需重新申請。
(資料摘自: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)
錐麓古道縱走,一般是由慈母橋進入,從燕子口出來(由西往東),但是由於228連續假期花東連日大雨,致錐麓古道5.6Km之後部分路段坍方,本次活動只能由燕子口進入,至5.6Km錐麓駐在所後折返,不能走完全程,有點可惜。而錐麓古道最精華段為2.5K到3K間之錐麓大斷崖,今日雖有經過,然天候不佳,濃霧瀰漫、視野極差,也是遺憾之一,不過幸運的是,今日全程沒有下雨,得以順利走完,稍後往布洛灣一遊,竟然下起大雨來。
後記
事後再上太魯閣國家公園網站,看見公告:「自101年3月20日6時起,本園區錐麓古道步道恢復全線開放入園活動」,3/19才剛走過錐麓古道(5.6Km之後封閉),隔日就恢復全線開放,真的是...。
走走日期:2012/03/19
行車路線
由花蓮市出發,走台9線(蘇花公路)往北,於新城鄉轉台8線(中橫公路)往太魯閣,於燕子口(台8線179Km處)下車。
走走路線
→錐麓古道東端入口(燕子口端)
→仰望對面的巴達岡一號吊橋
→管理員查驗後出發,有些隊友已經過了錐鹿吊橋
→經過錐鹿吊橋
→在橋上往右俯瞰立霧溪曲折河道
→往左俯瞰立霧溪峽谷
→過橋後接枕木步道
→旁邊設有錐麓古道簡介
→古道之字形往上行
→越過溪谷
→繼續之字形陡上
→古道0.8Km大石,在此休息等隊友後續行
→叉路,右側雜草山徑可往巴達岡一號吊橋,取左續行
→古道1Km處,前方不遠處即為巴達岡駐在所遺址
→巴達岡駐在所遺址入口門柱
→錐麓古道為合歡越嶺古道的一部份
→巴達岡駐在所遺址,在此休息
→巴達岡簡介,休息後續行
→巴達岡二號吊橋,古道1.2Km處
→巴達岡之後的上坡,日本人稱之為「離緣坡」
→古道轉為泥土山徑
→古道2Km處,已爬升超過400公尺了,步道開始趨緩
→霧越來越濃
→過小山洞後再過鐵橋(編號B01)
→漸漸進入錐麓大斷崖
→錐麓斷崖警示牌,此處大約是古道的最高點
→錐麓大斷崖,濃霧瀰漫、視野全無
→漸漸走出錐麓大斷崖
→斷崖駐在所遺址,古道3.1Km處,在此休息、午餐
→斷崖駐在所解說牌,用餐畢續往錐麓駐在所前進
→古道開始往下,不久便可見路旁的故花蓮港廳巡查班長持舘代五郎之碑
→古道平緩往下
→部分路幅較窄,經過數座鐵橋
→下至低鞍(下降約60公尺),古道開始往上
→再過鐵橋(編號B08)
→芒草路段,似乎剛被清理過
→錐麓駐在所遺址,古道5.6Km處
→錐麓駐在所解說牌,可向西遠眺合歡群峰、畢祿山,今日濃霧看不見
→此行終點,只能原路折返
→回到斷崖駐在所
→再經過錐麓大斷崖
→回到巴達岡二號吊橋
→回到巴達岡駐在所
→回到錐鹿吊橋
→回到錐麓古道入口,上車前往布洛灣遊憩區一遊
走走資訊
相關信息
走走時間:約6小時(含休息、午餐)
高低落差:約560公尺
參考地圖
原圖連結→PCChen旅遊小品